挂断电话后,我忐忑地向妻子说明了情况。出乎意料的是,她竟然表示理解和支持。于是,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“意外”旅行就这样拉开了序幕。一路上,我们经历了怎样的波折与欢笑?又如何在摩擦中找寻到亲情的真谛?一切答案,尽在接下来的故事中揭晓。
余玠就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后,立誓要收复被蒙古汗国夺去的四川失地。时任左丞相郑清之也曾写信给余玠,鼓励他主动出击。自1246年后,蒙军几乎没再出兵攻打四川。经过几年的休整,余玠认为时机已到,便于1250年开始筹备北伐事宜。
汉中在元代之前一直隶属于四川,是四川的北大门,元代之后才划归陕西。直至现代,汉中的民风民俗、语言文化也还是与四川类似。
当时的汉中地区已被蒙军占领多年,并发展成为蒙古汗国攻略四川的两个重要屯垦驻军点之一(另一个在沔州)。余玠要想收复四川全境,汉中自然首当其冲。
1250年,余玠在重庆集结部队,领兵北上伐蒙。在与众将领巡视了边境地区后,余玠于1251年一月,领兵在巴州附近修建了平梁山寨。余玠为其取名“平梁”,意在抚平梁洲(梁洲是汉中地区旧称)。三月中旬,平梁山寨完工后,余玠率军向汉中地区进发。
北伐的宋军在金牛道一带首次与蒙军交战,蒙军守将王进战败。接着,宋军又在罗村、西县等地,连续三次击败蒙军,并于四月抵达兴元(当时汉中地区的州治所在地)城外的中梁山。
此时兴元城中的蒙军只有五千人。一夜之间,中梁山上便出现了许多围墙与木楼。兴元城守军亲眼目睹宋军顷刻间便建好了这么多防御工事,都大惊失色。
兴元城中有一蒙军官员叫李唐,他安抚士兵说,这些都是宋军用柱子、木条撑起草席建起来的,又在外面涂上涂料,因此看起来跟真的一样,你们不要被迷惑了。
到了第二天晚上,宋军已经把兴元城四周的山头全部占领。山上的宋军士兵们又都点起火把,将兴元城照如白昼。蒙军的汉中元帅夹谷龙古带站在兴元城楼上看见这一幕,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。
站在他身旁的李唐又说,这是宋军的疑兵计、障眼法,一个人手拿多个火把而已。宋军长途奔袭而来,连续打了几个胜仗,本应乘胜攻打兴元,可现在他们却围而不攻,看来是兵力不足所至。我们只要在城中坚守,不久他们就会退兵,到时我们再派兵出城追击,宋军将必败无疑。
不久后,余玠为了阻止北方蒙军南下支援,派兵把兴元城北秦岭中的栈道烧毁。宋军制造完攻城器械后,在余玠亲自带领下围攻兴元城。在宋军攻打兴元城期间,一部分为蒙古汗国驻守汉中周边的汉军将士与当地百姓们,都来投靠余玠。
得知兴元被围,蒙军大将土薛、汪德臣分别领兵从北方前来支援。由于栈道被毁,蒙古大军一时间找不到前往兴元的道路。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,几个从兴元城逃出的蒙古士兵被他们抓获。
在这些逃兵的指引下,一部分援军从陈仓古道顺利进入汉中地区;另一部分援军修复了被宋军烧毁的栈道,不久后也赶来汇合。余玠听闻蒙古大军已抵达汉中,知道大势已去,便领兵撤退了。
有人可能会问,余玠为何不继续与蒙军死战到底?如果余玠再打下去,的确很可能会攻下兴元城,但那时兴元城也被毁得差不多了。宋军守着残破的兴元城,又没有援兵、粮草接应,最后也只有死路一条。
况且,宋军缺少骑兵,以步兵为主,比不上蒙古骑兵的速度,撤退晚了就会遭殃。余玠撤兵后,夹谷龙古带曾派骑兵出城追击,余玠下令烧毁攻城器械,并且放弃所有抢夺来的物资,才摆脱了蒙军的追击。
事后股市杠杆利息,夹谷龙古带又带人到中梁山上的宋军驻地查看。果然如李唐所料一致,这里的围墙、木楼竟然都是假的。可见,当时余玠北伐的兵力确实不多,不再与蒙军纠缠下去,才是明智的选择。
发布于:天津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