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今日港股配资,国有三大航的 2024 年财报全部出炉,三家国内最大的航司依然没能在 2024 年扭亏为盈,不过比 2023 年大幅减亏。
仍在亏损的背后,是国内市场内卷之下的旅客结构变化,直接带来的是票价水平的持续下降。
不过,也有航司已经扭亏为盈,主要是航空货运公司以及低成本航空。
旺丁不旺财
三大航中,南方航空(600029.SH)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 16.96 亿元,2023 年为亏损 42.09 亿;中国国航(601111.SH.)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 2.73 亿,2023 年为亏损 10.46 亿;中国东航(600115.SH)亏损 42.26 亿,2023 年亏损超过 80 亿。
对于 2024 年还未扭亏的原因,三大航都提到了行业竞争加剧,公商务出行需求不足以及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。
这其中,行业内卷和旅客结构变化带来的"旺丁不旺财"现象,在三大航的年报中都体现得很明显。
比如南航的财报显示,公司在 2024 年的客座率 84.38%,较 2023 年的 78.09% 有所增加,但每收费客公里收益 0.48 元,较 2023 年的 0.55 元下降,而每收费客公里收益正是代表了票价水平的指标。
国航 2024 年的客座率也在增加,票价同样是下滑的趋势,2024 年的每客公里收益 0.5338 元,比 2023 年下降 12.41%;东航 2024 年的客运人公里收益 0.512 元,同比下降 13.66%。
这也是 2024 年全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。根据记者从中航协获得的数据,尽管 2024 年的旅客量创历史新高,但全年的经济舱平均票价比 2023 年下降超过 10%,全年客公里平均收益水平同比下降 12.5%,这主要由于旅客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,"一老一小"市场活跃,公商务旅客占比却有所下降。
去哪儿航旅大数据研究院也认为,2024 年的客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,给航空公司带来了新的挑战:高价值旅客比例正在下降,新增旅客主要由休闲旅游探亲的旅客构成。
而这样的趋势在 2025 年仍在延续。在刚刚结束的春运期间,民航旅客量再创历史新高,但票价却比 2024 年春运同期要便宜。航班管家的统计数据显示,2025 年春运期间的民航经济舱 ( 含税 ) 平均票价达 874.9 元,同比下降 11.3%。
赚钱的航司靠什么
记者进一步查看三大航的年报发现,三家航司的子公司在 2024 年也几乎都是亏损状态,包括川航,深航,上航,山航等主要地方航司,盈利的航司则主要是南航旗下的厦航,东航旗下的中联航,以及几家航空货运公司。
这其中,三大航旗下的航空货运公司均收获了高额的利润:东航物流预计 2024 年净利润为 25 亿元到 29 亿元,同比增加 0.48% 到 16.56%;国货航预计 24 年净利润为 18 亿元 -19.9 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 56%-73%;南航物流 2024 年的净利润 41.86 亿元,同比增长 72.33%。
这主要得益于 24 年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,带动空运运价的同比上涨。国际航协数据显示,2024 年 11 月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同比增长 8.2%,连续 16 个月实现正增长。
而在已上市航司中,吉祥,春秋和海航还未披露 2024 年的业绩,这三家企业在 2024 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排在前三位,预计全年盈利的可能性不小。华夏航空则已公告实现扭亏为盈,2024 年预计净利润为 2 亿元至 2.8 亿元,同比增长 120.73% – 129.02%。
厦航,中联航,春秋,吉祥,华夏等中型航司先于三大航扭亏,与更好的成本控制,以及 2024 年国际航线的恢复速度低于预期有关。根据民航局的统计,24 年的国际客运航班只恢复至疫情前的 84%,意味着仍有不少原本要执飞国际远程航线的宽体机要回到国内市场"内卷",也就影响了航司的票价水平和收益。
而在国内航司中,三大航的国际航线占比最多,宽体机数量也更多,受国际市场恢复缓慢的影响也就更大。相比之下,国际航线主要集中在周边地区,宽体机很少甚至没有的中小航司,受到的影响就相对小些,并且在低票价之下,成本控制更好的航司也就有更大的腾挪空间。
2025 年要怎么做
因此,继续恢复国际线也是 2025 年航司要做的。对于 2025 年,民航局在年度工作会上提到"力争国际航班数量恢复至疫情前 90% 以上",并且预计行业盈利水平会进一步提高。
此外,民航局还在会上提到要在 2025 年完善航空运输市场监测预测,常态化开展市场供需态势分析研判;规范重点时段和特殊情况航空运输价格行为,加强价格收费监管,维护航空运输市场价格秩序;引导不同类型航空企业基于差异化功能定位,深耕细分市场,实现优势互补、错位发展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也是近年来的民航工作会上首次提到"加强价格收费监管",或与 2024 年的国内民航市场的"旺丁不旺财"有关。
多位航司市场部人士对记者确认,有关部门已经召集国内航司开会,要求不得销售低于 200 元的机票。
记者查看目前 OTA 平台上的机票价格,发现各航线票价确实普遍在 200 元以上,但票价水平依然低于去年同期,即使是即将到来的清明假期。
根据航班管家的统计,截至 2025 年 3 月 26 日,预估民航国内清明假期机票(经济舱)均价约 672.9 元,对比历年相同预订期,2025 年清明假期经济舱的平均票价同比 2019 年下降 2.7%,同比 2024 年也下降 7.0%。
"未来市场的恢复绝对不是简单地对疫情前的复制,而是会面临全面的结构性变化,包括国内航线市场与国际航线市场,"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邹建军指出,因此,关注体验经济,关注运行效率与成本控制,应是当下航司改革的重点。
(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) 港股配资